这篇教程Django request.META.get()获取不到header头的原因分析写得很实用,希望能帮到您。 在使用Django过程中需要开发一些API给其他系统使用,为了安全把Token等验证信息放在header头中。 如何获取:使用request.META.get("headerkey")来获取 注意:如果headerkey为auth-token,即headers={'auth-token':'1234'} 应该使用request.META.get("HTTP_AUTH_TOKEN")获取 headerkey中的小写转为大写,横线“-”转为下划线“_”,并且加上前缀HTTP 尤其注意headerkey中不应该包含 HTTP前缀,以及符号"_",否则会取不到对应的值 补充:Django中获取参数(路径,查询,请求头,请求体) 一、通常HTTP协议向服务器传参有几种途径提取URL的特定部分,如/weather/shanghai/2018,可以在服务器端的路由中用正则表达式截取; 查询字符串(query string),形如key1=value1&key2=value2; 请求体(body)中发送的数据,比如表单数据、json、xml; 在http报文的头(header)中。 1.URL中参数的获取在定义路由URL时,可以使用正则表达式提取参数的方法从URL中获取请求参数,Django会将提取的参数直接传递到视图的传入参数中。 1. 1未命名参数按定义顺序传递 注意:参数获取的顺序与url中参数的位置一一对应,不能互换 url(r'^users/([a-z]+)/(/d{4})/$', views.get_user), def get_user(request, name, ID): print('name=%s' % name) print('id=%s' % id) return HttpResponse('OK') 1.2 命名参数按名字传递 注意:如果在路由中指定了参数的名字,name接收参数时,必须要使用路由中指定的参数名称,不能换成其他名字,此时,两个参数位置可以互换。 url(r'^users/(?P<name>[a-z]+)/(?P<id>/d{4})/$', views.users), def weather(request, name, id): print('name=%s' % name) print('id=%s' % id) return HttpResponse('OK') 2.获取请求路径中的查询字符串参数(形如?k1=v1&k2=v2),可以通过request.GET属性获取,返回QueryDict对象。 什么是QueryDict对象? 定义在django.http.QueryDict HttpRequest对象的属性GET、POST都是QueryDict类型的对象 与python字典不同,QueryDict类型的对象用来处理同一个键带有多个值的情况 2.1方法get():根据键获取值 如果一个键同时拥有多个值将获取最后一个值 如果键不存在则返回None值,可以设置默认值进行后续处理 dict.get('key',value)==>可简写为: dict['key'] 2.2方法getlist():根据键获取值,值以列表返回,可以获取指定键的所有值 如果键不存在则返回空列表[],可以设置默认值进行后续处理 dict.getlist('键',默认值) 2.3获取参数实例 访问路径:/user/qs/?a=1&b=2&a=3 注意:查询字符串不区分请求方式,客户端GET,POST方式的请求,都可以通过request.GET获取请求中的查询字符串数据。 url(r'^qs/$',views.get_value,name='g_v'), def get_value(request): a = request.GET.get('a') #3 b = request.GET.get('b') #2 num_list = request.GET.getlist('a') #['1','3'] print(a) print(b) print(num_list) return HttpResponse(reverse('user:get_value')) 3.请求体中的参数 3.1表单数据获取 通过request.POST来获取 注意:Django默认开启了CSRF防护,会对上述请求方式进行CSRF防护验证,在开发测试时可以关闭CSRF防护机制,方法为在settings.py文件中注释掉CSRF中间件 url(r'^getbody/$',views.get_body), def get_body(request): form_data = request.POST.get('c') print(form_data) return HttpResponse(form_data) 3.2非表单数据获取 非表单类型的请求体数据,Django无法自动解析,可以通过request.body属性获取最原始的请求体数据,自己按照请求体格式(JSON、XML等)进行解析。request.body返回bytes类型 import json url(r'^getjson/$',views.get_body_json), def get_body_json(request): # 得到的是一个二进制数据 json_str = request.body print(json_str) # b'{/n "f":200,/n "d":300/n /n}'/ # 对二进制数据进行解码,解码得到json数据 json_str = json_str.decode() print(json_str) # {"f":200,"d":300} # 将json数据转化成字典形式 json_data = json.loads(json_str) print(json_data) # {'f': 200, 'd': 300} # 获取json数据,使用字典方式取值 print(json_data['d']) # 300 print(json_data['f']) # 200 return HttpResponse('ok') 4.例如:Django获取http请求头内容 通过view函数传递过来的 reuqest,使用request.META.get("header key")来获取 注意: header key必须大写,前缀必须是"HTTP",后面如果连接符是横线“-”,要改成下划线“_”。例如你的header的key为api_auth,那在Django中应该使用request.META.get("HTTP_API_AUTH")来获取请求头的数据。 5.其他常用HttpRequest对象属性request.method 请求方式 request.path 请求路径 request.user 请求的用户对象 request.FILES 一个类似于字典的对象,包含所有的上传文件 request.encoding 一个字符串,表示请求的页面的完整路径,不包含域名和参数部分。 url(r'^otherattr/$', views.other_attr), def other_attr(request): print(request.method) # POST print(request.path) # /user/otherattr/ print(request.encoding) # None:表示使用浏览器的默认设置,一般为utf-8,这个属性是可写的, # 可以通过修改它来修改访问表单数据使用的编码,接下来对属性的任何访问将使用新的encoding值。 以上为个人经验,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,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51zixue.net。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,望不吝赐教。 教你利用Python+Turtle绘制简易版爱心表白 使用Flask和Django中解决跨域请求问题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