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篇教程Python Flask请求扩展与中间件相关知识总结写得很实用,希望能帮到您。 一、请求扩展1.before_request 作用: 类比django中间件中的process_request,在请求到来执行路由函数之前先执行. 但是如果有多个顺序是从上往下执行. 应用: 基于它做用户登录认证 注意: 如果before_request的返回值不是None的清空下, 返回的而是别的值, 那么后续的请求都不会执行,本次请求直接返回, 如果定义了after_request那么会接着它执行, 最终本次请求响应结束. @app.before_requestdef process_request(*args,**kwargs): if request.path == '/login': return None user = session.get('user_info') if user: return None return redirect('/login') 2.after_request 作用: 类比django中间件中的process_response,如果请求没有出现异常的情况下, 会在请求返回return之前执行. 但是如果有多个顺序是从下往上执行. @app.after_request # 后执行def process_response1(response): print('process_response1 走了') return response@app.after_request # 先执行def process_response2(response): print('process_response2 走了') return response 3.before_first_request 作用: 项目启动起来接收到第一次请求时执行. 应用: 项目初始化用来保证以后项目只要不重启就不再继续执行. @app.before_first_requestdef first(): print('我的第一次') 4. teardown_request 作用: 在每一个路由函数执行完毕之后执行,即使遇到了异常也会执行. (提示: 返回reutrn没有任何的效果, 不能控制返回的结果) 应用: 记录日志 @app.teardown_request def ter(e): # e就是上一个路由函授执行过程中出现被捕获的异常信息. print(e) print('我是teardown_request ') 5.errorhandler 作用: 绑定错误的状态码进而可以捕获服务器的错误, 并返回对应的错误页面. @app.errorhandler(500)def error_500(arg): return render_template('error.html', message='500错误')@app.errorhandler(404)def error_404(arg): return render_template('error.html', message='404错误') 6.template_global 作用: 全局的标签, 在任意的html页面中就可以直接使用, 不需要在render_template中传递参数以后才能使用. @app.template_global()def sb(a1, a2): return a1 + a2# html页面中直接使用, 不需要传递参数.{{ sb(1,2) }} 7.template_filter @app.template_filter()def db(a1, a2, a3): return a1 + a2 + a3# html页面中直接使用, 不需要传递参数. 其中1传递给a1, 2传递给a2, 3传递给a3. (提示: Django中的过滤器最多只可以传递二个参数){{ 1|db(2,3) }} 总结: 1.重点掌握before_request 和after_request 2.注意有多个的情况,执行顺序 3.before_request 请求拦截后(也就是有return值),response 所有都执行 二、中间件class Md(object): def __init__(self, old_wsgi_app): self.old_wsgi_app = old_wsgi_app def __call__(self, environ, start_response): print('开始之前') ret = self.old_wsgi_app(environ, start_response) print('结束之后') return retif __name__ == '__main__': # 1. 我们发现当执行app.run方法的时候,最终执行run_simple,最后执行app(),也就是在执行app.__call__方法 # 2. 在__call__里面,执行的是self.wsgi_app().那我们希望在执行他本身的wsgi之前做点事情。 # 3. 所以我们先用Md类中__init__,保存之前的wsgi,然后我们用将app.wsgi转化成Md的对象。 # 4. 那执行新的的app.wsgi_app,就是执行Md的__call__方法。 # 5. 最后把原来的wsgi_app替换为自定义的 app.wsgi_app = Md(app.wsgi_app) app.run() 到此这篇关于Python Flask请求扩展与中间件相关知识总结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,更多相关Flask请求扩展与中间件内容请搜索51zixue.net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51zixue.net! 你喜欢篮球吗?Python实现篮球游戏 Windows安装Anaconda3的方法及使用过程详解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