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IT编程 > python
| C语言 | Java | VB | VC | python | Android | TensorFlow | C++ | oracle | 学术与代码 | cnn卷积神经网络 | gnn | 图像修复 | Keras | 数据集 | Neo4j | 自然语言处理 | 深度学习 | 医学CAD | 医学影像 | 超参数 | pointnet | pytorch | 异常检测 | Transformers | 情感分类 | 知识图谱 |

自学教程:python排序算法的简单实现方法

51自学网 2021-10-30 22:41:25
  python
这篇教程python排序算法的简单实现方法写得很实用,希望能帮到您。

1 冒泡排序

 1.1 算法步骤:

比较相邻的元素。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,就交换他们两个。

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,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。这步做完后,最后的元素会是最大的数。

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,除了最后一个。

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,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。

(1) 不管原始数组是否有序,时间复杂度都是O(n2)

(2) 空间复杂度是O(1)

(3) 冒泡排序是从最后一位开始确定最大或最小的数,保证后面的数都是有序的且都大于或小于前面的数

1.2 算法实现

def bubble_sort(alist):    for i in range(len(alist) - 1):        for j in range(len(alist) - 1 - i):##最后的几位已经确定好大小的不用再次参与排序            if alist[j] > alist[j + 1]:                alist[j], alist[j + 1] = alist[j + 1], alist[j]                count += 1list = [3, 4, 2, 7, 11, 15, 5]bubble_sort(list)print(list)

1.3 算法优化

def bubble_sort(alist):    for i in range(len(alist) - 1):        count = 0  ## 记录交换的次数        for j in range(len(alist) - 1 - i):            if alist[j] > alist[j + 1]:                alist[j], alist[j + 1] = alist[j + 1], alist[j]                count += 1 ## 如果此次遍历为未发生交换,则说明数据是有序的        if count == 0:            returnlist = [3, 4, 2, 7, 11, 15, 5]bubble_sort(list)print(list)

2 选择排序

 2.1 算法步骤

  1. 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(大)元素,存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。
  2. 再从剩余未排序元素中继续寻找最小(大)元素,然后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。
  3. 以此类推,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毕

2.2 算法实现

def select_sort(alist):    for i in range(len(alist) - 1):        min = i  ## i之前的元素已经确定位置,假设第i个元素为最小值        for j in range(i, len(alist)):            if alist[min] > alist[j]: ## 如果后面的元素比第i个元素小,则记录该元素的索引为最小元素的索引                min = j            alist[i], alist[min] = alist[min], alist[i]list = [3, 4, 2, 7, 11, 15, 5]select_sort(list)print(list)

3 插入排序

3.1 算法步骤

将第一待排序序列第一个元素看做一个有序序列,把第二个元素到最后一个元素当成是未排序序列。
从头到尾依次扫描未排序序列,将扫描到的每个元素插入有序序列的适当位置。(如果待插入的元素与有序序列中的某个元素相等,则将待插入元素插入到相等元素的后面。

3.2 算法实现

def insert_sort(alist):    for i in range(1, len(alist)):        for j in range(i, 0, -1):  ## 倒序取从下标i的元素开始到下标0            if alist[j] < alist[j - 1]:                alist[j], alist[j - 1] = alist[j - 1], alist[j]list = [3, 4, 2, 7, 11, 15, 5]insert_sort(list)print(list)

3.3 算法优化

def insert_sort(alist):    for i in range(1, len(alist)):        for j in range(i, 0, -1):  ## 倒序取从下标i的元素开始到下标0            if alist[j] < alist[j - 1]:                alist[j], alist[j - 1] = alist[j - 1], alist[j]            else: ## 如果当前数值大于前一个数值,退出                breaklist = [3, 4, 2, 7, 11, 15, 5]insert_sort(list)print(list)

4 快速排序

快速排序的基本思想:通过一趟排序将待排记录分隔成独立的两部分,其中一部分记录的关键字均比另一部分的关键字小,则可分别对这两部分记录继续进行排序,以达到整个序列有序。

4.1 算法描述

快速排序使用分治法来把一个串(list)分为两个子串(sub-lists)。具体算法描述如下:

  1. 从数列中挑出一个元素,称为 “基准”(pivot);
  2. 将大于pivot的值放在pivot的右边;
  3. 将小于pivot的值放在pivot的左边;
  4. 递归地(recursive)把小于基准值元素的子数列和大于基准值元素的子数列排序

4.2 算法实现

def quickSort(left, right, lst):    l, r = left, right ## 确定左右指针    if left >= right: ## 如果序列只有一个元素,则退出排序        return    ## 确定基准数为最左侧元素    base = lst[left]    ## base为序列最左侧元素,则应为右指针先左移,然后左指针右移      while l < r:        while l < r and lst[r] >= base: ## 如果l<r同时最右侧的值大于等于base,则向左移动r指针,退出的条件右指针的值<base            r -= 1        while l < r and lst[l] <= base: ## 如果l<r同时最左侧的值小于等于base,则向右移动l指针,退出的条件左指针的值>base            l += 1        if l < r:  ##  如果左指针小于右指针(同时lst[r] < base lst[l] > base,满足上述两个条件),则交换左右指针的值            lst[l], lst[r] = lst[r], lst[l]     lst[l], lst[left] = lst[left], lst[l] ## 基准数回归,将左右指针所指元素和基准数进行交换    ## 此时一次排序结束        quickSort(left, l - 1, lst) ## 对基准数左侧序列进行排序    quickSort(l + 1, right, lst)  ## 对基准数右侧序列进行排序list = [3, 4, 2, 7, 11, 15, 5]end = len(list) - 1quickSort(0, end, list)  ## 开始位置索引,结束位置索引,列表print(list)

4 四种排序算法的比较

算法 时间复杂度(平均) 空间复杂度 稳定性
冒泡排序 O(n2) O(1) 稳定
选择排序 O(n2) O(1) 不稳定
插入排序 O(n2) O(1) 稳定
快速排序 O(nlog2n) O(nlog2n) 不稳定

总结

到此这篇关于python排序算法简单实现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,更多相关python排序算法内容请搜索51zixue.net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51zixue.net!


使用Python中OpenCV和深度学习进行全面嵌套边缘检测
python获取linux和windows系统指定接口的IP地址的步骤及代码
万事OK自学网:51自学网_软件自学网_CAD自学网自学excel、自学PS、自学CAD、自学C语言、自学css3实例,是一个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工作技能的自学平台,网友喜欢的软件自学网站。